針對農村基層衛生室血氧檢測設備缺乏的現狀,近日工信部、國家衛健委、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聯合向全國村級衛生室免費發放指氧儀。目前已累計供應117.2萬只,滿足全國60余萬個村級衛生室的基本配置需求。
多地免費發放指氧儀
2022年3月,國家衛健委印發的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(試行第九版)》中顯示,判斷成人或者兒童重型指標之一是:靜息狀態下,吸空氣時指氧飽和度≤93%。多名專家也提出,“血氧飽和度低于93%比較危險”,缺氧可導致機體器官受損,特別需要警惕老年人“沉默性缺氧”。
各類型血氧儀產品中,最常見的就是指夾式脈搏血氧儀。
面對指氧儀的熱銷、斷貨,仍有不少地方缺乏血氧檢測設備。近日,多地政府出手,紛紛免費發放指氧儀。
甘肅是國家首批為農村機構配備指氧儀的試點地區。2023年1月8日凌晨,3萬多只指氧儀運抵省會蘭州后,當地工信部門組織人力當天就將這些設備向各市州發放完畢,并以最快的速度陸續配發到村級衛生室。
日前,北京市衛健委、北京市醫療保障局聯合發布《關于進一步提升重癥救治服務能力的通知》,要求在加強社區對居家隔離康復人員摸排的基礎上,組織對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發放指氧儀。
廣東深圳衛健委統籌采購了6.86萬只指夾式血氧儀,派送至各區社康機構。社康機構除留下少量血氧儀滿足日常診療需求外,將其余的血氧儀由家庭醫生向社區的重點老年人免費發放。
重慶印發通知要求,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、鄉鎮衛生院應配備20只以上指氧儀。其中,有條件的區縣可為轄區65歲以上有新冠病毒感染重癥風險且行動不便的重點人群發放指氧儀。
江蘇、浙江、安徽等地也在陸續為重點人群免費發放指氧儀。
如何正確使用指氧儀?
指氧儀方便、快速、無創,但使用不當時也會出現誤差。
對于如何正確使用指氧儀,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團隊建議:
將指脈氧儀夾在手指上,顯示屏朝上。最常選擇食指、中指和無名指,這幾根手指相對來說可能比較敏感,準確性相對更高一些。大拇指和小拇指相對一個是寬,一個是過于小,較其他的三根手指可能敏感度要略差些。
指氧儀上“%SpO2”顯示的就是血氧飽和度。人體正常的血氧飽和度在95%~100%之間。指氧儀上“PRbpm”顯示的是脈率,即每分鐘脈搏的跳動數,一般情況下脈率為60~100次/分。
監測時,要注意這三個問題。
儀器問題:使用前先確認儀器是否完好。
指甲:藍色指甲油影響最大,其次是綠色和黑色,紅色指甲油不造成影響。灰色指甲也會對血氧飽和度監測的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,建議盡量避免選擇。
運動干擾:手指抖動等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,因此要等待幾秒鐘,脈搏波形穩定后讀數才比較準確。
智能手環能替代嗎?
指氧儀的各種優點讓市場上“一儀難求”,有沒買到的消費者選擇含監測血氧功能的智能手環。智能手環真的能替代指氧儀嗎?
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鐘鳴表示,“智能手環不是醫學級別的,所以很難講在發熱的時候、出汗的時候,會不會對信號有影響,或者是寒戰的時候、血管收縮的時候會不會有影響也不知道。所以對于智能手環,我覺得目前沒有依據證明它是可靠的。”
多家品牌智能設備的客服也表示,智能手環“血氧”測量功能僅能作為參考,不建議作為醫療設備來使用。
沒有指氧儀如何判斷是否缺氧?
如果出現突發癥狀,家里實在沒有指氧儀,如何判斷是否缺氧呢?
可以自測在靜息狀態下的呼吸頻率和心率,然后按以下標準進行判斷。
自覺胸悶喘息,呼吸困難,呼吸頻率大于30次/分;
排除發燒等其他因素,心率大于120次/分;
口唇或顏面出現發紺。
以上3種情況,只要出現1種,就需要警惕,此時身體可能已經缺氧,應該及時就醫。